目前分類:老屋文創類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文創商品的寶庫—五條港行號

 


 

 


ojp132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紙膠帶

 


1 拷貝.jpg

 

紙膠帶設計理念

 

ojp132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 

神農街地圖-01.jpg

 

地圖設計理念

ojp132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吉祥物草圖

 


 

159191.jpg

 

吉祥物

ojp132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老屋歷史

 


  神農街本身在康熙年間的時候已經有出現,在當時候的文書上稱為「北勢街」,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從康熙年間一直到現在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的老街。神農街這條街上的屋子與其他老屋有所不同,特色就是整體房屋較長,屋子前面是街道而後面是北勢港,所以我們家家戶戶後面都有一個後門,以前的貨物就是從後面就由港到所運送過來的。在那當時,屋子前半段是做生意的地方,而後半段是當倉庫,雖然店的寬度不是很寬,但是比較長的,中間還有中庭,在中庭的部分在這一排房子的人家幾乎都有一個自己的井,且家家戶戶都有在中間開一個門,是做生意使用的,門都開得比較大,是想讓客人可以方便進出,且希望人流川流不息,所以這種街屋的形式是在神農街是個有名的特色。

  但比較可惜的是前任屋主,他已經把井填起來了且屋主他覺得門開在中間不好利用,所以他也把這個門填起來,所以確立經營五條港行號在整修這間屋子的時候又把門拆開,讓它回復像以前那個樣子,因為想讓大家知道這個門是當初做生意時,希望人流四通八達川流不息。雖然老屋整體是木造建築但還是蠻耐重的,特別是跟左右的屋子連棟,所以還堅固的很;由於想讓大家看得到以前的痕跡,所以在樓梯的下方,還保留一塊空間,那邊的地板比現在的地板低了一點,其實是老屋以前原本清末日治初期的地板高度。

  目前店內的空間設計,一樓主要是營業一些文創商品,二樓是一個小小的展場空間,可以辦一些講座跟課程。在一樓的店裡,有將車縫的工具放在客人看得到的地方,讓大家知道五條港行號就是以「布」為主要開發商品,在老屋後面也是這樣的規劃,現在老屋後面還在修繕,在修繕以前就是以「布」為主的工作室。

 

ojp132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